2001年3月8日,C3版,勤工俭学促“普九”

日期:1998-12-09点击:4278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2001年3月8日,C3版

勤工俭学促“普九”

——记南华县兔街中学

南华县兔街乡是省列扶贫攻坚乡之一。兔街中学是全乡唯一的初级中学。

1994年,在校初中学生只有229人,初中阶段入学率仅416%。造成入学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困难;二是落后的思想意识。面对这样的现状,乡党委、乡政府和学校领导一起研究对策,落实措施。全乡把未入学的学生落实到乡级各单位,包干到人,走村串寨,做思想工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入学,许多职工拿出自己的工资,支付学生在校的各种书杂费,甚至为学生买饭菜票。但杯水车薪,始终无法全面解决问题,路越走越窄。

如何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该校提出,要把“种好菜、养好猪、栽好树、办好学生食堂”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好落实,把勤工俭学作为巩固“普九”成果的重要手段尽快发展起来。

乡政府划拨了6亩多菜地给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在科学种菜上狠下功夫,大面积提高蔬菜单产,增加种类,提高品质。如今,学校时鲜蔬菜应有尽有,一年四季,菜地青青,自给有余。

在种好菜的同时,学校积极扩大养猪规模,充分利用食堂的剩菜、剩饭、泔水及菜地里的废菜叶养猪。学校周围栽种的芭蕉、香蕉、芋头、菹芽等,既美化校园环境,又能作为猪饲料,为学校养猪提供了保障。目前,学校每学期能出栏肥猪20余头,做到每周杀1头猪,让师生免费吃上1餐新鲜猪肉。正如学生私下里说的“在学校比在家里吃得好、学得好、玩得好”。

“菜篮子”问题解决了,学校又结合兔街乡农作物杂粮多、稻谷少的特点,筹划为困难学生解决“米袋子”问题。通过多方考虑和论证,学校选择了酿酒。创办了“文昌阁”酒厂。学生交什么粮,学校就收什么,按市场价折收杂粮酿酒,酒出售后买回大米给学生吃,酒糟喂猪,猪粪种菜,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同时充分利用酒厂这个基地,教授学生酿酒技术,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全校师生还开挖土石方3600多方,硬是在山坡上挖出了1个1120平方米的运动场;动员师生背沙抬石、浇灌了篮球场;修筑了宽25米、长800米的环校跑道,累计为学校节约资金18万多元。

因地制宜开展勤工俭学,该校学生的伙食标准已降到每生每月18元。大多数困难学生每月交点杂粮就可以在校食宿读书,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供不起学生读书的困难。去年11月“普九”复查时,全乡毛入学率已达到10883%。“普九”综合情况在全县名列前茅。该校还狠抓教育质量,向45分钟要效益,打消了家长们对学生勤工俭学花时间的顾虑;去年,该校中考总平均分居全县第一名,办学效益日趋显著。学校也先后被州委、州政府命名为“先进集体”。

(实习生赵宇)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