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21日,一版,給土炉戴帽子增体温劝煉铁厂土爐产量翻一倍

日期:1998-12-09点击:4339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1958年9月21日,一版

給土炉戴帽子增体温

劝煉铁厂土爐产量翻一倍

【本报訊】祿劝县煉鉄厂工人发揮集体智慧,給土爐戴上一頂鉄帽子,使該厂半吨“卫星爐”由日产一百五十斤到二百斤,上升到五百三十斤,产量提高一倍以上。

祿劝县煉鉄厂的半吨“卫星爐”,是8月初投入生产的。最初用鼓风机鼓风,开爐后五天未出鉄,后来用风箱鼓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扯了三天才出鉄。而且断断續續,生产很不正常。厂里向工人宣傅了出鉄的重大意义后,职工們认識到多出鉄才能支援农业大跃进,多出鉄就可多煉鋼多造机器,加速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大家的干勁很大,爐子冻結了也不停工,一边扯火一边打瘤,从风嘴两边敲打,把鉄瘤从出鉄口撬出去,同时組織了技术研究組研究不出鉄的原因。

工人們开会研究出不出鉄主要是由於风力不足,爐温太低,以致产量不高,經常冻結。厂长发动大家人人献計,有的工人便联想到煮飯时要加盖上气才快的道理,提出給土爐戴頂帽子,用廢鍋把爐頂盖上,就可增加强温度,促进了矿石的熔化。这时县里又要来該厂开現場会,更加鼓舞了大家的钻勁。在厂領导的大力支持下,説干就干,立卽找了一口廢鍋,在上面打三个洞,用鉄絲系住,又利用槓桿原理便於拉起上料。上料前先把原料放在鍋内,利用爐温焙燒排去水分,下料时便将烘干的原料倒下。为了保証爐内热气不易散失,工人們又将煤油灯罩形原高一丈二尺八的爐子增高二尺,使下料不会一下落到底。並将拉风箱的由两班改为三班,每班二人,半小时换一次,建立了交接班制,开展了紅旗竞賽,保証了风力充沛。

“卫星爐”从8月下旬加上鍋盖后,爐子不再冻結,日产量由一百五十到二百斤跃到五百三十斤以上,这个半吨土爐成了該县土爐煉鉄的第一颗小卫星,土爐加盖的經驗,正在全县范圍内普遍推廣。

(世萌)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