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丨文化楚雄——李长平《黑井古镇杂记》

日期:2022-06-29 来源:楚雄市文化馆点击:52387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黑井古镇杂记》

作者:李长平  演播:佳婵

 

风,占领黑井几千年了

那天,我来到黑井

猛然醒悟

我心灵的栖息地

就是这个被人们称为失落的盐都

失落使人世间充满了清新的空气

缠绕与被缠绕

在这个山沟里有平淡也有精彩

前面的玉碧岭依然显出一点孤独

背靠的万春山卸载了一些负担

龙川江在两山之间伏地疾走

风吹游客

江石就抱紧浪花

街上的每个人表情闲适

脚步慢下来以后

人就像风一样自由了

五马桥上

照相的人

都把远空放到了更远的地方

在外地的所谓慢城

我看到的还是焦虑的面庞和匆匆的脚步

在黑井,连庆安堤都是悠悠然的

那些富含硝和盐的卤水从山体里流出

留下一片雪白

用手一摸

粉白的,像碾碎的月光

前世的露珠在石板街上留下的印痕

令急躁的时光含羞

很多铺面都关门上锁

在外面奔波的主人

大多是背盐工的后代

习惯于负重前行

他们知道黑井的厚重

面对轻飘飘的现实

他们走出了家门

四十多座寺庙堂

在风中逐渐化去

马背上的禄丰四中仍书声琅琅

由笔墨纸砚状构的文庙

把静影都送给了风和星光

13位进士额头渗沁的黑井盐

勾兑了历史的味觉

漫漶的壁上字画放弃了与蚀风浊雨的对抗

雕像被砍下头颅后不知去向

众神走了,人们的内心开始荒芜

回头桥上还有两棵隐约的木桩

一座小丘岭

把江水流向变成了阴阳鱼

在民间收藏家的收藏室里

我躬腰用目光

抚慰黑井剩下的那点尊严

在单薄的盐博物馆里

一粒裹盐的尘埃

使我的眼睛干涩了好一阵

飞来寺从东山跑到西山后

卤水就萎缩了

德政街上

所有铺面的窗都被蒙上了一块木板

长长的烟锅

填满了陈旧的叹息

穿境而过的成昆铁路

有一座叫做龙骨甸的大桥

三十八个桥墩中

那个肉身与钢筋混凝土融合的特殊墩塔

惊得凤山后退了几步

在黑井,火车的每一次鸣笛

满山的石头都有记忆

没有任何人超过

在庆安堤上

从石头里长出的一棵大树

始终俯伏着身躯

龙川江发大水

人们用石头渡河

盐井塌陷

人们用石头撑砌

就连被伐下的根根巨木

随江水飘流而下

到达码头

在江石面前

杂乱的木头自觉排列成阵

树木砍光后

石头,成了山的守护神

煦暖的阳光下

散落在沿江的房舍庭院

卤水咸豆浆甜枣酒醇干巴香

招徕的小旗不断在风中伸着懒腰

黑井很直白

用腌渍代替贮存

对于历史

他们却不去多管

川流不息的时间

同时产生着爱恨

蜿蜒盘旋的山路上

有人故意隐藏了一部分生活

让挂碍栩栩如生

人们对牛的敬重

不是它找到了盐井

而是山洪暴发时

它保住了火种

好运厄运像变色镜一样

换着方式让一个地方增加份量

山旮旯里的黑井

尽管历经坎坷

它生来友好

即使你第一次来

也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个让我安心之地

总有一丝书香

一点哀愁和几许静默

 

《昭通日报》2021年1月12日

 

作者简介

https://manager.ynggwhy.cn/file/group7/M00/05/30/rNwBhGK5W8GELWLtAAAAANeo7Lo749.jpg

李长平,1969年2月生,云南禄丰人。多年在基层用脚步丈量山水,用心行走村寨,白天走、看、干,夜晚读、写、想,繁忙而充实。闲暇之余,一直坚持读书写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发表过诗,在《中国青年报》、《散文选刊》上发表过散文。出版诗集《与一座山喝酒》、散文集《人生山水》。

 

来源:云听楚雄

注意极速浏览器不支持 Media Player插件,请使用兼容模式或者用IE浏览器!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