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药认知方法调查报告

日期:2020-10-01 来源:http://yzfs.cxzwhg.org.cn/点击:15764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一、彝族药的起源和发展

(一)彝族药的基本概念

彝族药是彝族人民长期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是在彝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有彝族文献记载,用于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药物;或是在彝族地区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而以口碑、图形等方式世代传承,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

(二)彝族药的起源

彝族主要分布于我国滇、川、黔、桂四省区,金沙江南北两岸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彝族文化历史悠久,彝族医药源远流长。彝族药产生于远古时期,随着彝族先民的生存繁衍和生产实践历程,与社会同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彝族药。

早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一带,居住和生活着彝族的远祖元谋人,学会 了火的使用,产生了彝族医药萌芽。《西南彝志》中有远古时的彝族先民“没有粮食吃,吃草籽树果”的记载,该书还记述了彝族先民中有两位名字叫实奢哲和芍莫额的人,他俩发现了野生荞,并培植成了历代彝族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苦荞,而野生荞即彝族药“野荞根”。

彝族先民在长期采集和食用各种野生植物中,发现吃了某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籽能解除某些痛苦,能治病疗伤。经过反复辩认这些植物的形态特点、气味差异,重复观察服食某些植物后产生的现象,从而对这些植物的治病作用产生了原始的认识。

彝族先民从食用各种动物的不同器官后产生的感觉中,又认识了各种动物的不同器官对人体产生的不同作用,其中包括防病治病作用,经过反复认识和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发现了动物药。

矿物药方面,彝族先民还发现牛羊经常在山谷中舔食一种灰白色的泥土(盐硝)而膘肥体壮,口尝之味咸,人食用后可使肢体有力,用其煎水洗疮亦有效,从而认识了盐硝的药效作用,这些都是彝族先民对矿物药治病的最初认识。

(三)彝族药的形成和发展

《西南彝志》中,记述了远古时期彝族先民狩猎时“猎获的鹿和熊堆积如山,数也数不清,猎得的豹子、老虎成千上万。”《吾查们查》一书中,还记述了彝族先民用弓箭猎取马鹿、獐子、蟒蛇胆、海猪、水獭、公牛胆、黄牛胆、岩羊胆、野鸭胆、老鹰胆、白鱼胆等20多种动物药,并说“这是最好的药”。在一部分古籍和资料中,还有一些远古时期彝族识药与治病的记载,如彝族用硫磺、火硝治疗皮肤病,(见《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麝香治疗毒蛇咬伤,吾尔治疗蜂蜇伤(见《勒俄特衣》)。

文献记载和研究结果表明,彝族药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存斗争中防病治病的经验总结,并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彝族药体系。

两汉前后,彝汉医药开始相互交流。南诏前,彝族先民已认识了有毒植物,而且能将其与酒合制成毒剂。南诏时期,《酉阳杂俎》记载了可治腹泻的南诏石榴,以及用鹿胎屎敷恶疮,蛇虺毒等。大理国时期,彝汉间的贸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彝区药物大量流入汉区。大理国后,《滇南本草》、《齐苏书》等彝药专著相继问世。清朝时期,彝药拔云锭开 创了云南制药工业的新纪元。1902年,彝医曲焕章成功研制出云南白药,成为彝药的精品和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彝族医药焕发出蓬勃生机。一些彝族药被收载入国家《药典》和《地方标准》中,例如治疗类风湿的彝族药多争唯鲁(昆明山海棠),毫姆笨(茅膏菜),一批彝族药制剂开发上市,如治疗胃肠疾病的养胃解毒胶囊、利胆解毒胶囊、止泻胶囊,治疗颈椎病的紫灯胶囊等。                              

二、彝族药认知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彝族药的命名

彝医对彝族药的命名,是根据在采药治病的实践中对各种彝族药的某一特征而命名,或根据药物的多种特性而复合命名。彝医对彝族药的命名,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具有彝医特色。

1、以药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火把花(昆明山海棠)为蔓生灌木,其圆锥花序在秋天开放,颜色鲜红,如同彝族照明用的火把,故名“火把花”。此外,一朵云(阴地蕨)、马樱花(大树杜鹃花)、小棕包(藜芦)、我梅诗(鱼眼草)、罗自更(岩葱)等,都 是以药物形态特点而命名。

2、以药物的生长特点命名:如麦维诺(红马樱花寄生)、其生产特性为该药只寄生于红马樱花树上。其它如阿巴色(万丈深)、马景牛(无娘藤)、放且卡(岩黄连)、帕培维(叶上花)、帕陶维(叶下花)、水板凳、穿山甲等药名均与该药的生长特性有关。

3、以药物的气味命名:如羊皮臭(杏叶防风),因其气味极似羊肉之膻味而命名。其它以气味命名的还有鸡屎藤、地胆(山茨菇)、季敲诗(地苦蒿)、壁虱草(鱼腥草)、香茅草(芸香草)、小姜草(姜味草)、臭屁虫(臭鸽子)等彝族药。

4、以药物的功效作用命名:如嘿柏弄什(喉痛草)、洪来赊(理肺散果)、赊扪诗(蛇莓)、矣色阿(回阳草)、你么慌是(心慌藤)、尼朋诗(回心草)、接骨丹(接骨木)等彝族药。

5、以药物的入药部位命名:如植物彝族药香橼叶、香橼果,杨梅果、杨梅树皮、杨梅树根,鸡嗉子叶、鸡嗉子果,马樱花,山茶花,地莲花等。动物彝族药穿山甲血、穿山甲壳、穿山甲肺,獐毛、獐牙、麝香,马鹿角、鹿茸、鹿心、鹿血、鹿胎、鹿尾、鹿鞭等,都是以同一物种的不同部位而命名入药。

6、此外,有的彝族药因其作用近似某一种中药,则冠以“土”字来命名;如土人参、土当归、土黄芪、土大黄、土藿香、土黄柏、土杜仲、土白芷等。

(二)彝族药分类

彝族先民很早就能够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原始的分类和简略的归纳,这种最初的分类,出现在彝族史书《勒俄特衣》的“雪衍十二族”一章中。书中先将有“血”与无“血”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第二步按照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动物的自然属性再分成20种,其中包括了后来的一些彝族药。例如,在“有血的六种”中,又把每一类动物再分成几种,在蛙类之下,分蛤蟆、田鸡、青蛙三种;蛇类之下,分龙、长蛇、红嘴蛇三种;鹰类之下,分神鹰、孔雀、雁鹅、岩鹰、白鹰、饿老鹰、山鹞七种。

近年来,彝族药的分类大致有四种,一种是简单的自然属性分类,即首先区别彝族药的不同来源之后,再根据其天然的外部形态对彝族药进行归类,例如,把植物药分为全草类、根类、枝叶类、花类、果籽类、寄生类等;把动物药分为胆类、骨类、血类、皮毛类、脏器类、生殖器类等。这种分类是对彝族药进行细致的观察辨析后再确定分类位置,属于一种传统的自然属性分类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较适用于彝 族药本草学的分类。

第二种是原始的彝族药功能分类,一些现代彝族药著作对彝族药的分类,基本上仍然采用彝医药古籍中以病症统药这种原始的彝族药功能分类法(见前述)。这种以病症统药的分类法虽有不足之处,但它抓住了临床药物学分类的关键,即彝族药的主要功效,这对彝族药的功效分类和性能分类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第三种是现代的植(动) 物学分类。在现代彝族药著作中,也有采用现代植(动)物学分类法,将每种彝族药按照原植(动)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别相应地归入门、纲、目、科、属、种,以种作为分类的基本单位,明确它们在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如《彝医植物药》)。

第四种是彝族药的功效分类。彝族药的功效分类,是以医疗实践为目的而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能够揭示药物防病治病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它方便于临床用药,使彝族药与临床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按功效分类的方法,是在彝医理论指导下,为适应彝族药临床应用及其研究的需要,根据彝族医学用药的特点,在以病症统药的彝族药功能分类的基础上,突出彝医药治法和功能的共性,体现了彝医药学与临床用药的有机结合,对彝族药临床用药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如《中国彝族药学》将彝族药分为发表类、清火类、杀寒类、补养类、泻利类、顺气类、活血类、消食类、咳喘类、风湿类、跌打类、收涩类、癞疮类、解毒类、止血类共15类。这种分类基本能够反映彝族药的功效特点,切合临床应用,有利于彝医的医疗实践,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对彝族药的再认识,是目前最实用和常用的分类。

(三)彝族药的性能

彝族药性能可归结为二性、六味、归路、升降通涩、毒性、功能主治六方面:

1、二性

彝医把彝族药分为热寒二性,其源于清、浊二气学说,即彝族药的热、寒二性是由清、浊二气所派生。主要是以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影响机体清浊盛衰,及寒热病理变化的性质和特征来认定的。“寒药”,“热药”是彝医对彝族药药性的传统称谓。在彝族药性能中,寒热是指导临床用药的纲领。

关于药物的“性”与“气”之称谓,虽然称呼不同,实质上都是指药物的性质。古代中医将药性称为“四气五味”,而现代则简称“性味”。彝族药药性亦如此,彝族药的“二气”与“二性”虽然称谓不同,实质上都是指药物的寒、热二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是立足于清、浊,并与清浊二气学说相合拍的彝族药药性。寒热二种药性的归纳,简明扼要,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2、六味

彝族药药性的“六味”,即酸、甜、苦、辣、麻、涩。彝医对药物“六味”的认识,是一种朴素的、直接的认识,它源于实践,来源于药物的真实滋味。彝族先民对滋味的认识是与觅食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而很多动、植物药最初常常与食物相混淆,随着彝族药的产生和药物知识的积累,才将食物与药物分开,并开始用滋味解释药物或食物的作用。彝医对药物滋味和药性的认识,就是通过人体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和反复的医疗实践产生的。

彝医认为:酸味药大多具有补养肝肾、强筋补骨、舒筋接骨以及软骨作用,能治疗筋骨之病,例如,酸木瓜、酸多依、酸杆杆治疗风湿筋骨疼痛。甜味药大多具有益气养血、补肾强壮、健胰等作用,治疗气虚乏力、血虚面黄、肾虚体弱、胰虚少食等病症,例如,土党参、泡参、牛尾参补气。苦味药大多具有清火解毒、杀虫作用,治疗实火或虚火病症,疮疡肿毒、寄生虫病和其它虫疾,例如,马鞭草、龙胆草、苦胆草、金蒿枝、三颗针清实火;十大功劳、青蒿、刺头菜、土生地清虚火。辣味药常有辛香之气,大多具有发表祛风,散寒作用,治疗伤风受寒、发烧头痛、鼻塞无汗以及腹痛腹胀、痧气呕吐等,例如,蓼草、荆芥、白云花根、苍耳草、生葱治疗外感风寒、发烧头痛、鼻塞无汗等症。麻味药大多具有祛风、止痛、麻醉作用,并有一定毒性,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头痛、牙痛及皮肤病等,例如草乌、雪上一枝蒿、独定子治疗风湿痛、跌打损伤。涩味药大多具有收敛、止血、止泻作用,治疗皮肤湿痒、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崩漏、腹泻,例如黄刺泡根、五倍子治疗皮肤湿疹。

3、彝族药的归路

归路是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向,“路”是指脏腑的通路,归路是阐述药物在机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的效应。

彝医的“归路”实质上是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是建立在清浊二气六路和脏腑理论之上,并以药物的形、色、气、味、药性、质地等自然属性为依据的归路理论。彝族药“归路”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五点:(1)以所治病症的脏腑归属来确定药物的“归路”,例如:通过实践证明能够治疗腹部胀闷,嗳气呕吐,不思饮食,腹痛腹泻等肠胃疾患的彝族药归“胃路”。(2)以所治病症的清浊通路归属为依据确立药物的“归路”。例如:善于治疗胸腹胀痛,心慌,癫狂等病症的彝族药小红参、鸡屎藤、回心草、石菖蒲则归属清气一路药而善于治疗胸腹疼痛、疝气、头晕眼花的彝族药蜘蛛香,羊皮臭、苦楝子、小茴花、和尚头、千针万线草则归属浊气三路药。(3)以药物的气味来确定彝族药的“归路”。一般认为,气香味辛辣的药物归肺路,如彝族药野荆芥、山藿香、蓼草、白云花根、生葱等等。(4)以药物的颜色来确定药物的作用和归路。彝医在用药治病时,常常将一些彝族药的颜色和药物的作用与归路相联系。例如,鸡血藤、小红参、茜草色赤,活血养血,归血路;白芨、百合、山药色白止咳润肺,归肺路;黄灵芝、滇黄苓、鸡肫皮色黄,健胰清胃,归胰路;黑芝麻、黑故脂、还阳参色黑,补肾,归肾路等。(5)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来确定药物的“归路”。彝族药中质地轻泡者,上走头面及心肺,如桑叶、菊花、浮萍、灯草、竹茹等;质地坚实沉重者,下走肝肾,如金刚藤、天冬、何首乌、黑丑子、茯苓等。

4、升降通涩

升降通涩是彝族药性能中的一部分,是用于说明彝族药作用的趋向性,主要反映药物对病症趋向的影响。“升”表示上升,“降”表示下降,“通”表示通达于外,“涩”表示固涩闭藏。其中升与降、通与涩是相对的。而升与通,降与涩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

5、毒性

彝族药的毒性,是指药物的作用损害人体功能,或器官组织的性能。

彝族药大体上可以分为无毒、小毒、有毒、大毒四级。无毒:是指这类药物服用后很少出现副作用,使用安全,一般不会毒害人体。如泡参、野川芎、荞茯苓、野坝蒿、小红参、野荆芥、虎杖、野菊花、灯盏花等;小毒:是指这类药物按照规定剂量服用较安全,或虽然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但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如山萝卜、岩芋、草烟、苦刺茄、虎掌草、野棉花根、百部、野花椒等;有毒:是指这类药物很容易使人中毒,服用时必须小心谨慎。

如碗豆七、黑骨头、六方藤、白龙须、天南星、地不容、大麻芋等;大毒:是指这类药物毒性强烈,多供外用、或只能小量内服,不能随便使用。如生草乌、小棕包、野马桑、狼毒、闹羊花、老鸦蒜、生魔芋、打鼓子、雪上一支蒿等。

预防彝族药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1)认清药物品种。(2)掌握好适当剂量。(3)炮制解毒。彝医对一部分毒性药常采用加工炮制来减少或消除其毒性。例如,采用油炸法来降低草乌的毒性;用烧炮法来减少大麻芋的毒性;用米炒法降低斑蝥的毒性;用加碱煎煮法消除魔芋的毒麻性等。

6、功能主治

彝族药的功能是通过机体,改变病理机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的作用表现,是药物能够治疗某种病症或起保健作用的机制所在。主治是指药物具体能治疗某病、某证、或某某症。功能所表达的内涵较广泛,它不是指单一的具体病症,而是指药物之所以能治疗这些病症的作用,他是来源于该药的主治,从主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            

彝医临床医疗实践中,常常带有功能主治的表述,功能方面如“杀寒”、“补养”、“消食”、“顺气”等,主治则在病名前加“医”、“治”字,或直接用所治疾病的病名来表述,如“麝香,医牙痛,治毒蛇咬伤、肿痛神昏”;“花蜘蛛,治痔疮肿痛、毒疮癞子”;“橄榄果,治烦热口干,喉痛咳嗽、羊儿疯、酒醉病。”在彝族药功能的表述上,有的是针对所治疗的病症而立,如止血、止泻、活血;有的是针对病因而立,如清火、杀寒、消食、顺气;有的是针对病变产物而立,如撵死血、散疮毒、化痰、利水;有的是针对脏腑病变而立,如补肾气、养肺、补脑等。

彝族药的功能与主治是相互对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就每一种药物来讲,其所治的病症少则二、三种,多则十余种,而功能则是从药物众多的主治中总结出来的,掌握了药物的功能,也就可以知道其大概的主治范围。

(四)彝族药的应用

彝族药的应用,主要包括单用与配方,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了解和掌握这些彝族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合理用药以及保障用药安全都有很大帮助。

1、单用与配伍

彝族的单用又称“单方独剂”,即单独用某味药治某种病。彝医认为,使用单方独味药治病,药简而不繁,药力专一,药效清楚,所以不论是在古代彝医文献中还是现在彝医用药时,都可以看到很多单味药方。例如彝医古籍《齐苏书》共收载彝族药方剂226个,其中就有单味药方132个。

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彝医多采用几种药物配伍治疗:(1)用单味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2)多种病因致病,或多个脏器同病、症状表现复杂者;(3)疾病需要用毒性彝族药治疗,须用其他药配合以消减其毒性时。

彝族药配伍应用的特点是药味少,不分君、臣、佐、使。一个彝族药方剂,少则二、三味药,多则五、六味药,其中只分主药、配药,有时或加一味引子药。

2、用药禁忌

彝医的用药禁忌主要有病症用药禁忌、孕妇用药禁忌、服药食忌等。

病症用药禁忌。病症用药禁忌与彝族药的药性有密切关系,用药治病时,若不注意病症用药禁忌,药不对症,药性与病情相悖,则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妊娠禁忌。部份彝族药在妇女妊娠期属禁忌药,彝医认为,属于妊娠期禁忌的药若误用则会有以下危害:(1)会引起堕胎;(2)损伤母体气血;(3)影响胎儿生长;(4)可导致难产。

服药食忌,指在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彝医通常称其为“忌嘴”。彝医认为生病服药不忌嘴可能产生的危害是:(1)能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服草乌、附片要忌吃酸、冷食物,忌触冷水,忌吹风受寒等,否则会产生毒副反应;(2)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服活血通络的跌打药要忌吃酸、冷食物,豆类、血类食物,否则药效会被解除。(3)会加剧病情或使疾病缠绵难愈,如热证服用清火药时忌吃香甜食物和辛辣食物;疮疹皮肤病患者服用清热解毒药时忌吃鱼、虾、牛肉、葱、韭菜、酱等腥味刺激性食物;感冒未愈,服药期间忌吃狗肉、羊肉等补品。

此外,彝医还有一些食忌,如食葱忌蜂蜜,食鱼忌甘草,食绿豆忌狗肉,食草乌忌烟尘,以及胃病忌饮酒,腹泻忌食猪肉,风证忌食公鸡肉,孕妇忌食母猪肉、母羊肉、花椒等等。

3、彝族药的煎煮与服用

彝族习惯将“煎药”称作“煨药”,彝医很注重煎煮汤药所用的火,认为煎煮汤药不宜直接用柴火,特别是不能用马桑木、断肠草、闹羊花树等有毒的柴草作燃料,以防有毒物质入药中造成中毒,煎药应用木炭作燃料,最好是将药罐下半部埋于子母火灰中煨煮,故称“煨药”。煨药的器具应采用沙罐、土锅,这类容器传热慢,保温性能较好,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发生毒性反应。

服药方面,因彝族嗜好白酒,彝医也很重视酒的治疗作用。故服药时,常常在汤药中加入适量白酒,或在煨药时就加少量酒,特别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等病症的活血通络、杀寒止痛药中,加酒兑服最为常见。

服药时间方面,彝医认为在睡前服,有利于服药后避免吹风和触水,以及“忌嘴”等。这样能减少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让药效缓慢发挥;而消食药和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应在饭后服,使药物与食物充分混合而发挥药效。此外,服用杀寒药或发表药提倡趁热服下,并于服药后静卧盖厚棉被“捂汗”,常常汗后病愈。

(五)彝族药的采集、加工、贮藏

1、彝族药的采收

根和根茎类彝族药的采收一般是在植物植株完成生长发育周期,进入休眠期时进行,即在秋季及冬季,最迟在次年初春。树皮类药材最好在清明到夏至期间采集,此时植物生长旺盛,树木枝、干内水分养分丰富,形成层细胞分裂迅速,树皮容易剥离。全草类药物的采收时间是在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叶类药材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或盛花期采收。花类药材的采摘期一般在花蕾期至盛开期。干果类彝族药一般是在果 实体积停止增大,果壳变硬、完全褪绿,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种子类药在种子成熟,果皮褪绿时采收。

2、采收彝族药的注意事项

彝族药多属野生药物,应加强资源保护和野生移为家种的研究工作。掌握彝族药的生长环境,充分了解它们的分布规律,在采集药材或标本时才不会“南辕北辙”,满山瞎闯。

采集野生药材时要眼睛明亮,四面八方观察,“眼明”就能在杂草丛中采集到细小的彝族药蛇须草、丽江山茨菇、明镜草等。“嗅灵”就可以在几米外发现具有特殊气味的彝族药鸡屎藤、金钱豹、臭牡丹、马蹄香等。“手勤”则会多采集,多触摸各种药物,从而达到采集量多,准确无误的效果。“脚勤”就能多走路,多跟踪药源,从而提高采集效果。要练好这些基本功,一靠勤奋,二靠实践。

3、彝族药的加工

彝族药分鲜药和干药,鲜品彝族药一般是采回后洗净,切碎鲜用。而干药则须根据各种药物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加工炮制。

4、彝族药的炮制

彝医用药,除了对一部   份具有毒性的彝族药如草乌、海芋、虎掌草等采用子母灰(烧红的柴火灰)煨炮,以降低药物毒性、以及对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要经酒炮制外,大多数彝族药都是以生药入药,很少炮制,这是彝医的用药特点,用生药治病具有以下优点:一、保证了彝族药的天然特性,能体现药物的原始性能;二、能够保留植物药的生物活性,避免了在浸泡、切制、蒸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丧失,使其充分发挥药效,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彝医用生药治病的传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5、彝族药贮藏的原则及方法

(1)、药物贮藏原则 药物贮藏前和贮藏中均须保持干燥。仓库的相对湿度应在70%以下,药材中的含水量不宜超过15%。药材包装前与进仓前应充分干燥。库房应干燥通风,药材最好堆码在木架上,不要着地堆放。库房墙角可定期换放生石灰。湿热季节应勤检查、勤翻晒、小量药材可贮藏于容器中,并加放生石灰。若用塑料袋存放药材,要采用食品用塑料袋。保持低温贮藏。

(2)、药材的贮藏方法 ①防霉,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干燥,入库后防湿、防热、通风,温度应低于25℃,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下。②防虫蛀:药材仓贮前要除去杂质,筛除部分虫卵,并通过晾、晒、烘干等方法使药材含水量降到最低。

(六)彝族药种类

成书于明嘉靖45年(1566年),书中记载了231味彝族药(不包括同一物种的不同部位)。其中植物根茎类药66种,树皮类药12种,叶类药17种,果实类药19种,全草类药34种,树木类药6种,寄生和菌类药6种。动物药中,胆类9种,油类4种,骨类11种,血类4种,肉类19种,肝、肺类3种,生殖器官7种,虫类13种,分泌排泄物9种,其它类4种。此外,还有酒、醋等23种酿制品和矿物类药。说明在16世纪中叶,该地区的彝族药种类就已达数百种,《齐苏书》所记载的药物品种,仅为小范围内彝族药的一部分。又据1568年《隆庆楚雄府志》记载的51种地产药材中,就有獐、麂、竹鼠、穿山甲、万两金、一支箭、凤眼草、打鼓子等彝族药。

根据彝医古籍记载和各地彝族传统用药情况统计,彝族药大约有1198种,其中,植物药871种,动物药262种,其它56种;植物药占72%左右,以菊科、伞形科、豆科、唇形科植物为多,可分为根类223种,全草类231种,花、叶类110种,果实类128种,树皮类48种,蕈类23种,菜、食物类44种,寄生类64种。

三、彝族药认知方法的重要价值

(一)科学价值

1、指导彝族药认识与应用

彝族药认知方法是识别、应用彝族药的知识,是关于彝族药的理论知识。一种植物、动物或矿物(以下简称天然物种),没有医药理论进行认知,并在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它就只是一种普通的天然物种,不能作为药物。因此,彝族药认知方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通过实践,对有药用价值的天然物种进行认知,总结出这种物种的名称、识别方法和功效、应用方法等,从而使此物种由一种普通物变为药物,能够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2、指导彝族药新药的开发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西医药惯用的治疗手段有时已无法解释和对付新的疾病,开始显现出现代医学的局限性。据美国一份资料显示,有49%的疾病西医药疗效不理想;20%左右的病人服用西药后因毒副作用而停药。同时人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医药学重新受到人们青睐,逐渐出现了世界性的“天然药物热”。我国的中医药、民族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困难和挑战。发展民族医药既要讲特色,也要讲优势,而民族医药的特色就在于药。目前,西药的筛选和合成存在成本高,实验周期长,可供筛选的化学成分越来越少。而以彝族药为代表的民族药开发方兴未艾。

彝族药认知方法基于长期的实践总结,在彝族药的新药开发上,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预见性。绝大多数的彝族药,根据彝医对该药的认知的方向开发,成功率很高。现已开发出的彝族药新药,基本都是按这种方法开发出来的。

3、丰富人类对天然物种认知知识

彝医对彝族药的认知,包括总体的认知和个体的认知。彝医对于某种具体药材的知识,从药学价值的角度,丰富了人类的天然物种的认知,提升了这些作为彝族药天然物种的价值。

(二)文化价值

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是彝族先辈在与自然搏斗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技能,是彝族医药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有非常突出的民族文化特色,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彝医对彝族药的认知方法是彝族文化对自然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彝族文化对自然认识的方法论,是研究彝族文化的活化石。

四、濒危状况

(一)传承人越来越少

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彝医同时列入卫生部1994年制定下发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现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的执业资格考试已开展多年,但是彝医执业资格考试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也没有进行过彝医药执业资格认定,目前合法执业的彝医所持有的是中医或乡村医生的执业资格。这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许多老彝医药师都没有接班人了,子女不愿学,徒弟也不愿学,因为“学了白学,没有文凭,没有资格证,学了无用。”随着老彝医的相继离世,掌握彝族药认知方法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如不加强保护,将会陷入传承人减少——传承困难——传承人更少——传承更困难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人绝艺灭。

(二)自然植被破坏,野生彝族药资源越来越少

由于环境改变和资源过度开发,野生药材资源越来越少,多数品种产量下降,如小儿腹痛草、地胆等,近年来每年收购量都下降,价格上升。甚至部分彝族药材品种已面临枯绝的危险,如重楼等。

(三)受汉文化和现代医学的冲击,影响和作用范围萎缩

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部分彝族青年不愿学习彝族传统医药,要学医也更愿意学西医。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医学对大部分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服药方便,见效更快,彝族医药和中医药等传统医药一样,在现代医学的强势冲击下,影响和作用范围有萎缩之势,使得彝族药认知方法的传承发展更加困难。

五、对彝医药物认知方法的保护对策建议

(一)目前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彝族医药的发展,成立了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专门进行彝族医药的继承、保护和研究开发。

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对彝族民间单方、验方和老彝医医技医术进行了整理研究,出版了《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中国彝族药学》等一批专著,开发一些彝族药制剂,建立了彝族药物标本库。

此外,楚雄州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了113种彝族药材标准,已由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

(二)今后的保护对策建议

1、保护和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对现在在世的传承人,提供专门经费,帮助其一是整理自已所掌握的彝族药认知方法;二是帮助其双向选择合适的徒弟,将彝族药的认识方法传承下来。同时,在整理完善彝族药认知方法的基础上,开办彝族药认知方法传承培训班,条件成熟时开办彝医药学专业,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2、进行彝族药认知方法的进一步整理提高

在现已出版《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中国彝族药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彝医对彝族药的认识方法,提高理论水平,编写《中国彝医方剂学》、《中国彝医临床学》等专著,将彝医认知方法完善提高并记录下来,为彝族药认知方法传承培训班或彝医学专业准备教材,同时为更进一步研究、完善彝族药认识方法留下资料。

3、保护彝族药物资源

根据目前彝族药资源状况,分别采用野生变家种、建立彝族药种质园和划定保护区等办法,培植、保护彝族药材资源,保护彝族药认知方法的对象。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本雷,余惠祥等.中国彝族药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2

[2] 杨本雷,饶文举等.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2

[3]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3.10

[4]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5

[5]李耕冬,贺廷超.彝族医学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90.5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

[7]谭迅云,罗金裕等.中国瑶药学.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2.12

 [8]林乾良.中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1.10

 [9]于智敏.周超凡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9

 [10]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002.5

调 查 人:杨本雷  邵  平   许嘉鹏  余惠祥  饶文举

执    笔:许嘉鹏  

文字编辑:邵  平  许嘉鹏

文本制作:江柏余

照片提供:楚雄州彝族医药研究所

邵  平  许嘉鹏  江柏余

文本封面设计制作:张  颖   江柏余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