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6日,二版,南华县结合抗旱赶修喷灌配套工程

日期:1998-12-09点击:3778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1979年1月6日,二版

南华县结合抗旱赶修喷灌配套工程

现已提前完成修建喷灌池一千二百个的计划,增灌小春作物二万多亩

【本报讯】南华县结合当前抗旱斗爭,全力以赴突击赶修喷灌配套工程,努力扩大受益面积,现已提前完成一九七八年修建喷灌池一千二百个的计划,增灌了小春作物二万多亩。

南华县大部分社、队是山区,搞喷灌是去冬今春农田基本建设的主攻方向,原计划修建一千二百个喷灌池,全部要求在大春栽种时建成受益。但后来由于小春作物播种后,旱情日益严重,山区缺水灌溉,苗棵普遍长势较差。县委针对这种情况,作了认真研究分析,认为搞喷灌投工少,投资小、见效快、又省水,突击施工比较方便,既是山区一项长远的农田基本建设,又是当前抗旱保苗的一条有效措施。于是决定把加快喷灌配套工程步伐同当前抗旱斗爭紧密结合起来。县委五个领导成员分别到喷灌任务较多的五街、雨露、徐营、兔街、马街、天申堂公社调查研究,并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了四条措施:

一、调整施工部署,受益快、受益大的工程先施工。五街公社原来把劳动力分两路,一面新修一百五十个喷灌池,一面改造一千亩低产地。在这里工作的一个县委领导成员同公社党委的同志研究后,改变了原来的安排,先集中劳力打一场喷灌歼灭战,把一百五十个喷灌池提前修好,既可以利用山区小股泉水、潜水多蓄水,多浇灌,又能解除一些旱灾威胁。然后再改造低产地也不影响大春受益。这样做效果很好,全公社去年十二月初就完成了修建喷灌池的任务,已受益四千亩。这一经验在全县推广后,各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把已施工的工程进行了分类排队,坚持受益快、受益多、抗旱作用大的工程先施工。对全县提前完成喷灌配套计划,增灌小春作物,提高抗旱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如兔街公社对修建喷灌池的要求死板,片面强调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支砌,因此费工、费时、费原材料较多,进展缓慢。县委和公社党委领导成员深入施工现场,认真总结了群众的实践经验,根据这个公社多数地方土质结构严密,粘性强,喷灌池不需要支砌就可蓄水使用,再加上这里的喷灌水源主要靠河里的长流水,喷灌池不需要长年蓄水的实际情况,修改了原来不切实际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只要不渗漏垮塌,能赶上抗旱受益就行。这样一改,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全公社一个多月时间就建成喷灌池三百零八个,受益四千多亩。节省了劳动力三万多个,费用二万多元。

三、组织各行各业支援。由于新建喷灌池的进度加快,数量增多,加之交通运输困难,一些必要的物资供应不上。县委就及时动员工业、交通、财贸部门积极支援。做到凡是需要而没有的物资,除组织就地生产外,还派人向外地进货。凡是喷灌配套、抗旱需要的物资,保证送到生产队和工地。既保证了工程加快的物资需要,又减轻了社、队的劳力负担和经济负担。全县已向各社、队送喷灌闸阀一千六百多套,各种管道五万多米,水泥三千多吨。

四、对去年秋收前已经受益的三百多个喷灌池,大力扩大水源,增强抗旱能力。全县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新修、续修小水库、小塘小坝、引水沟等工程三百四十多件,为扩大喷灌效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报驻楚雄州记者唐德义)

本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