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承到文明富庶 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银饰加工销售发展报告

日期:2016-0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网络转载点击:255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导读】:海来国忠制作精美的戒指之一。 银饰向金饰转变,体现市场变化。 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闻名遐迩,得益于彝族银饰制作这门古老手工技艺和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据乡党委书记吉瓦什坡和乡长陈明兰介绍,全村267户,参与银饰制作和销售的户数达到了13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2.06%,并且辐射到了邻近的尔普、渣普、地各、青地等村落。据越西县广电局《嶲水人家》栏目报道,瓦
  


海来国忠制作精美的戒指之一。
 


银饰向金饰转变,体现市场变化。



  越西县乐青地乡瓦曲村闻名遐迩,得益于彝族银饰制作这门古老手工技艺和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据乡党委书记吉瓦什坡和乡长陈明兰介绍,全村267户,参与银饰制作和销售的户数达到了13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2.06%,并且辐射到了邻近的尔普、渣普、地各、青地等村落。据越西县广电局《嶲水人家》栏目报道,瓦曲村全村靠银饰加工和销售人均收入已达到4980元,其中不乏年收入超过十万元、二十万元的家庭,银饰加工销售已成为这个村的一项支柱性产业,使村民们真正过上了健康文明的富裕生活。 

  2014年5月18日,我们走进了这个略显神秘的村庄。

  无传承,不民族

  银饰制作技艺工艺繁复,技术含量高,非一般人能够在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因此,银匠在彝区受到格外尊重,有“百匠之首为银匠”的说法。

  “瓦曲村的银饰加工始自何时?又是何人传授?”我们问村民,问大户,也问书记乡长,他们都说得益于30多年前从昭觉比尔乡则普搬到瓦曲村居住的阿说阿且,今天瓦曲村与银饰加工或者销售稍有关联的人都尊称阿说阿且为“大师傅”。正是大师傅无私地将银饰制作的独门绝技传了瓦曲村的年轻人。

  但你要问到大师傅的师傅是谁,瓦曲村的人却不一定能答得上来。

 


 曲木克底镶银的玉佩。
 


古老的银手镯 摄于海来古尔银饰店


  “阿说阿且的师傅正是家父!”居住在越西县城的银匠曲木克底说道。

  2014年5月14日,我们在越西县文联副主席田玉华、沙马铁曲嫫一行的带领下,走进曲木克底家,揭开了这段被遮蔽的历史。

  “彝族地区的银饰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美姑地区要数吉波俄尔一支最为有名,喜德地区则数木特先幂一支最为显赫。我们一支师从的就是吉波俄尔支系的银匠,至自己儿子这一代已经传承了七代:夫吉——布拉——洛木——约哈——尔古拖且——尔古克底——曲木巫勒。” 

  曲木克底是瓦曲村邻村尔普村人。他说,尔古拖且就是我的家父,是凉山一代名匠,大小凉山范围内除了布拖、普格和盐源三个县他没有去过之外,州内其他彝区各县和乐山地区的马边、峨边,甘孜州的九龙、石棉等都是他的行旅范围和行艺之地。阿说阿且和家父是两老表,父亲行游各县时时常带着阿说阿且,就将银饰制作的技艺传给了阿说阿且。

  阿说阿且搬到瓦曲村后,将自己的银饰品加工技艺无私地传授给了尔古木基,尔古木基又将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子威色赤布,威色赤布又将手艺传给海来、曲木等外姓人。此为彝族银饰制作加工技艺这一独门绝技在瓦曲村不同家支姓氏间发轫之根源。

 


 彝族妇女银头饰 摄于海来古且西昌银饰店
 


经过新农村建设后焕然一新的瓦曲村新貌。
 


在西昌开店的瓦曲村银饰加工销售大户海来古且。


  无论是尔古拖且还是阿说阿且这些号称大师的银匠,抑或是今天的海来、曲木并非银饰制作技艺传统人家,无论他们的银饰作品如何“美人各美,美美与共”,但都有“吉波俄尔”和“木特先幂”的手工艺基因,由此形成了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工艺产品,正可谓“无传承,不民族”。

  今天,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的尔古巫勒,他也加入了彝族银饰制作这支队伍,他正是曲木克底的儿子,学艺多年,已掌握了不少祖辈的制作技艺。

  无分工,不合作

  5月15日上午,乐青地乡党委书记吉瓦什坡和乡长陈明兰两位领导把我们带进绿树掩映,禾苗拔节的瓦曲村。

  海来国忠,当地的人也叫他沈国忠,是目前瓦曲村3个大户之一,我们走进他家宽敞明亮的院坝,海来国忠时而在树阴下敲敲打打,时而在现代化的机器跟前锻压银坯,正屋屋檐下,手持焊枪的工人也在检视着小小银环。应吉瓦什坡要求给我们展示一下制作好的银饰品时,海来国忠从家里拎出一包银饰倒在一张餐桌大小的木板时,着实让我们吃惊不小,这包银饰从头饰、耳饰、颈饰、领饰、手饰等足足二、三十斤。

 


耳环系 摄于阿说约达西昌银饰店
 


曲木克底制作精美的银饰盒子。


  吉瓦什坡说,现在瓦曲村的银饰加工已有现代化分工合作的雏形。其生产程序是大户从外面的白银市场进得原材料后,分发给本村的小工,进行流水线生产,即由小工分工完成各配件的加工,再由老板组装成一件成品。

  “一件曲此需要五六个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瓦曲村人说的“曲此”就是银耳链。

  “拉银丝1人,做链座1人,做小银环1人,做耳链1人,做坠子1人,组装清洗1人”。熔、抽、焊、拧、剪等每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各不相同。

  在海来国忠的院坝里,乡干部和主人掰着手指数着、说着。

  瓦曲村银饰加工大户“分工合作”的现代工艺的流水线作业还是让笔者颇为惊喜。

  海来国忠雇着10个小工,专事制作银饰产品的“零配件”加工,工钱则依不同的技术含量付酬。单个配件的工钱少则百元计,多则七八百,甚至上千元。

  “这样做就越做越快、越做越多、越做越巴适。”精明的海来国忠一语道破现代工业分工合作的奥妙。

  像海来国忠这样的大户在瓦曲村有多少呢,吉瓦什坡说目前有3户。这种“大户老板+农户小工”的模式已在西昌、马边、峨边等地广受效仿。海来国忠说,目前在西昌上顺城街开店的威色伍合、威色阿合、海来阿木、海来古尔、阿合、古且、阿说约达、威色瓦瓦、沙马阿呷、格吉赤且、两个阿木家等10家大户都是从瓦曲村走出去的,采用的也都是这种“加工+销售”模式。

  “其它村的还没有能力到西昌开店”,海来国忠满是自豪地说。

  无市场,不规模

  瓦曲村的银饰加工和销售走过了30年坎坷的道路,从阿说阿且时代的自给自足毅然迈进了今天的市场经济。不说20余家已在西昌开设门市,远程操控瓦曲村农户为之加工银饰品的江湖大鳄。单就普雄的银饰交易就值得一表,近几年来它正逐渐成为凉山彝区各县市最大的集饰品原材料收购、银饰加工、销售的集散地。每遇逢场天都有五、六十家从事银饰生意的人家在这里摆摊设点,并带动周边各县场镇的银饰业的红火。

  海来国忠的夫人喜笑颜开地告诉我们,来他们家批发的不仅有盐源、昭觉、美姑、布拖、普格、金阳、雷波等州内各县市的,也有来自乐山地区马边、峨边,甘孜州九龙、石棉等县的客商,还有云南省宁蒗县的;既有彝人,也有汉人。海来国忠为了证实夫人的介绍不虚,接着说,这些来自云南的汉人在州体育馆边上都开得有店,专卖瓦曲村的银饰品。

  我们检视海来国忠倒在木板上已加工好的银饰品,把“耳环系”和“戒指系”挑出来,仅耳饰就有15种之多。

  爱笑的海来国忠夫人说,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是银饰品销售的旺季,那时连做顿饭吃的时间都没有呐!吉瓦什坡介绍道,这主要是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一是那个时段结婚的人多,有市场需求;二是打工回来的多,有购买力。由于瓦曲村的银饰品样式品种多、工艺精湛、民族特色浓,构成了瓦曲村银饰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睐,可以说供不应求。

  我们问,来此批发的销售商最多时能带走多少价值的银饰品?

  “五、六万的货。”

  海来国忠说。经比尔、昭觉、西昌、普雄、越西,回到瓦曲村时,少说也赚了一二万元的利润在手,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灵活多变的销售方式和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也是瓦曲村银饰品畅销的原因之一。既有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户,也有单独搞批发的;既有坐地生财的店商、也有不辞辛劳转场于各乡各镇逢场日的零售商;既有本地销售,也有异地推销送货上门的。在交易过程中,既有按秤论价的大件的银饰品“曲此”、“卡瓦”,也有戒指、手镯、耳环等论量计价的小件饰品。

  “没有一件销不脱的!”瓦曲村人从零售商反馈回来的信息上,从批发商下的订单中了解、调整着自己的产品结构,式样和价格。

  “人家要啥子,我们就做啥子”!

  “人家”就是市场,就是银饰加工销售的“牛鼻子”,就是瓦曲村人的衣食父母。

  “即在布拖、普格、美姑这些银饰品重镇,除了胸饰、背饰这样的大件外,瓦曲村的小银饰也是占有重要份额的。”吉瓦什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无创新,不发展

  曲木克底少有慧根,受家学影响,15岁开始随父学艺,由于技术精湛,1975年被招进凉山州民族工艺厂,工艺厂有个银饰品加工车间,他既是车间主任,又是车间的技术员。5月14日,我们在他的家里,意外发现许多刻在钢锭上的银饰模具,一问缘故,才知道,曲木克底当年在凉山州民族工艺厂里工作时,曾被派往重庆长江工艺厂学习培训,掌握了模具制作技艺。他创造性地将工业模具与彝族传统银饰制作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工艺制作的效率和质量。1983年他的银饰作品在北京民族工艺品展销时,获得二等奖,厂里为了奖励他作出的贡献,给了他夫人一个农转非的指标。2011年,经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批准,被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四川省文化品牌发展促进会授予“(彝族银器制作)优秀传承人”荣誉称号,获得此项殊荣的还有年轻的海来古尔。

  曲木克底可以说是最先经过现代工业洗礼的银匠。

  如今,传统家庭作坊式经营虽然还占据着瓦曲村银饰加工制作主导地位,但现代工艺已悄然走进了瓦曲村及其邻村,焊枪、拉丝机、清洗机、成型机等机具,使工效得以大大提高,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使彝家的银饰品更趋完美。

  曲木克底今天仍然坚持着手工制作银饰的加工方式。他说,现在的人聪明了,把银饰样品拿到成都、福建等地,那些能工巧匠就能把制作模具和机器给制作出来,可以说瓦曲村今天已然是个现代化的银饰作坊。难能可贵的是瓦曲村的银饰制作技艺,并没有丢掉“彝族银饰制作技艺”的灵魂,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等核心内容,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最终目的。越西汉彝民族相互影响下的商品经济意识和精明干练,在市场为先导的多样化的银饰产品研发和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激发了瓦曲村人的创造力,传统技艺、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意识就像瓦曲村银饰加工销售的三驾马车,驶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无文明,不新村

  据了解,瓦曲村去年共投资700多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对200户村民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了水电路配套。走进瓦曲村,看到的是碧水蓝天,白墙青瓦和净洁的村容村貌,车子还没有停稳,听到的是家家院落里传来的制作银饰的叮当声和笑声,宽敞的水泥路两旁,核桃、梨子和正在拔节的庄稼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那笑声,幸福的笑声一下子扑进了你的怀里,心里!

  陪伴我们采访的吉瓦什坡兴高采烈地说,越西县委书记袁洪十分重视瓦曲村的发展,去年7月专程到瓦曲村调研,探索新村发展的路子,县里还拨了专款修建了瓦曲村银饰展厅,目前业已竣工。今天的瓦曲村正按照四川省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和越西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要求,力求华丽转身,实现农旅结合,一二三产业互动相融。

  吉瓦什坡意犹未尽地说,尤其是“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倡导的“把握好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本质内涵,核心是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民俗特色,各地必须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新村建设中体现农村特色,传承农耕文化”的提法,好像就是专门针对瓦曲村来规划设计的,让人倍感鼓舞,相信瓦曲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从瓦曲村回来的路上,我们慕名到威色赤布位于普雄镇的金银首饰加工点去看了看。说是慕名,一是了解到他是瓦曲村另一个重要的银饰制作传承人尔古木基的儿子;二是听说他是最早从瓦曲村搬到普雄镇来开设摊点的;三是他加工的金饰比银饰多。

  威色赤布在瓦曲村是最为出名的金银匠,同许多人一样,原来他并没开门市,家里就是加工作坊,每天都有很多人到他家里打制银饰。

  1996年,威色赤布把家从村里搬到了普雄镇,在哈里大桥边安下了新家,开始专门帮别人打制银饰的生活。

  工艺上的精益求精让多年来从事银饰手艺的威色赤布有了丰厚的回报,他制作的首饰不仅在越西普雄当地让本地人青睐,也吸引了美姑、昭觉乃至马边等地客户的喜欢,许多人都慕名前来订做银饰。

  威色赤布到成都等地购置了新的加工银饰的设备,改变了原来纯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银饰的商品率。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许多村里的银匠走出了村子,来到镇上。

  威色赤布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金首饰的人多了,现在主要打制金首饰,有耳环、手镯、“曲此”、“卡瓦”、领扣等,年收入少说也有一二十万元。

  从自给自足到市场经济,从文化传承到文明富庶,瓦曲村,这个大山中的民族村落,走出了一条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相结合的崭新的道路,值得人们深深思考。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