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凉山展馆看彝族民间手工技艺

日期:2016-0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网络转载点击:5192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导读】:  在本届博览园展演中,凉山展馆准备了阵容强大、内容丰富的表演项目。此次展演,3天8场的歌舞表演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精心排练的歌舞不仅向中外游客展示了彝族精美、漂亮的服饰,还让游客了解了彝族嫁娶的礼仪、风俗。并且向游人系统的介绍了毕摩文化的组成,传承。让现场游客深切体会到了彝族的历史、人文以及风貌。
  


世界各国媒体记者在中国凉山州馆采访彝族器具制作过程    邹森 摄


  2013年6月15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拉开帷幕。本届非遗节以“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为主题。在本届博览园展演中,凉山展馆准备了阵容强大、内容丰富的表演项目。此次展演,3天8场的歌舞表演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精心排练的歌舞不仅向中外游客展示了彝族精美、漂亮的服饰,还让游客了解了彝族嫁娶的礼仪、风俗。并且向游人系统的介绍了毕摩文化的组成,传承。让现场游客深切体会到了彝族的历史、人文以及风貌。

  而展馆内容则涵盖了彝族漆器、银饰、火把节、彝族年、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且众多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现场演示民间绝活,在为期9天的非遗展演中,凉山展馆丰富的民族风俗,让人驻足留恋;民间手工艺人们的绝活,让人百看不厌……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非遗展演让中外来宾大饱眼福。

  一进凉山彝族馆的大门, 首先看到的就是身着一身漂亮的彝族服饰坐在凳子上剪着要缝在彝族服饰上的花边的贾佳老师。贾佳老师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见她拿着几层蓝色的长布条叠在一起,思考一下要剪出什么的花边,就拿起剪刀剪了起来。不一会。一条条精美的花边就在她手下诞生了。彝族服装的花纹、花边,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最常见的有日、月、星、云、天河、彩虹等纹,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精美的线条、图纹,巧妙的色彩搭配,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动植都成为彝族妇女创作的源泉,并被升华为艺术品味。而贾佳老师剪的正是妇女上衣毛、棉、丝制、排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上用的图案花纹。这种挑花刺绣是彝族服饰的特点。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一般穿镶边或绣花的上衣和多褶长裙,戴黑色包头。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年龄、性别分为不同类型。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 彝族服饰上的花纹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仰慕之情,那些鲜艳的色彩也表现出彝族人民火一样的热情和豪迈奔放的性格特点。

  再往里走,在展馆的左边角落里,也有三个身着彝族服饰的人展开大大的裙摆围着一根木头柱子坐在地上。仿佛三朵盛开的花儿,走近一看,哦原来是在织布呢。她们就是彝族传统织布技艺的传承人吉伍阿呷一家。

  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动手织的,质量好、不褪色。这些年还能看见这种东西简直是太难了。

  她们现在用的织布机器叫“腰机”其纺织而成的服饰品是最古老的手工织品之一。这种叫做“腰机”的传统的织布机器,其实是由三根木头组成。不同的粗细的木头织出来的布密实度就一不样,而线的粗细也是不一样的,它决定了织物的厚薄。

  它储存了最原始的人类气息,因为它倾注了古人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活情思的期待,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祖先的灵气,拉近了我们与彝族祖先的情感距离。这种工艺至今仍然在凉山彝区普遍运用,不禁令人感叹:一种工艺能延续几千年真是一个奇迹!

  彝族人织火草麻布,最传统的方法是以麻纱为经线,以火草线为纬线。以麻纱为经织出的火草麻厚度和强度都很好。保暖性也很好。

   这些麻线,火草线又是怎么来的呢。首先说麻线,顾名思义来自于麻,麻是彝族人自己种植的,每年七月的时候花由绿变白就可以割公麻了。收割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要选好日子,否则麻会不白。晒的过程中还不能雨淋湿,而七月正值雨季。八九月份籽成熟后的母麻就好晒多的。

  收了麻就要开始加工了,必须要用水泡,因为麻里面含有果胶,是会影响质量和色泽的,而这种去果胶的方法保留了上千年。

  接下来就是剥麻皮,也叫劈麻。剥完了麻,就是绩麻线;做一件麻布上衣的麻线,仅绩线这一个工序就要10个晚上。

  火草线自然是来自火草,火草是一种属菊科的野生草类,之所以被称做火草,是因为它是取火时的一种引火之物。火草的采集也是要看季节的,必须是在火把节前,而且只采集叶子。然后就是剥离叶背,首尾相连的撮合起来,将撮合起来的线绕成团就是火草纱。

  当这些准备工序都准备好了之后,屋檐下、村前屋后平旷的地方都可以成为织布的场所。钉一个小碗粗的木桩,,彝族妇女们围着木桩坐好,把织布所需的各色各样的麻线缠在木桩上,把布的经线一头排在织布机上,一头拴在木桩上,人坐在织机前,用一条宽腰带系在腰上,双手左右穿梭纬线,边穿梭边用压板按压,一匹匹缝制百褶裙的布料就这样产生了。
视线再转到一边,只见旁边摆放着一整套的彝族漆器,包括桌子、凳子、酒壶、酒杯、碗、盘子、筷子、汤勺等,而这些,都是出自一旁正在专心制作传统木胎漆器的民间技艺传承人吉伍伍且之手。
彝族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有四十多道工序,全靠手工完成,其中用土漆漆膜等工序有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要求很高。

  割漆、选料、绘图是传统漆器工艺中技术要求最高的几道工序,凉山彝族漆器一般用红黄黑三种原料着色,这些原料主要用本地产的山漆、石黄矿石、丹砂等配制而成。凉山的气候和土壤都适合漆树生长,有丰富的资源。彝族人在长期的采漆用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每年7—9月是割漆的最佳季节,届时漆匠们来到海拔1600—2000米的山中找漆树,彝族人采漆有许多讲究和说法,为防止割漆后漆树的枯死,一般不割3米以下的小漆树。漆匠选好漆树,准备动刀前,还要做些求漆神宽容之类的祈祷,然后开始用刀在漆树上割几条长线,刀口从上往下,刀口下方用竹筒、木碗或牛角接住,漆汁就随刀口流入容器,第二天就可取到漆液了。凉山彝族一般采用 “生割法”,不影响漆树的生长。

  生漆不添加别的原料自然呈黑色,如要调制成黄色和红色,则需要在装有生漆和桐油的桶里按比例加入黄矿物粉和丹砂粉,经过搅拌,两三天后就可以使用,漆匠要根据所需色彩的深浅来改变配料的比例,如需要浓艳色彩就多加些黄矿物粉和丹砂粉的比例。

  漆具用材的选择也很重要,凉山彝族漆器有皮制与木制胎两种,制作大餐具漆器一般选用桦槁木,制作木勺、酒杯等小器皿则用杜鹃木,这些木材质地坚硬、做成器皿后不容易裂。其做法是砍来木料后,或存放在避光的阴凉处慢慢阴干,或埋在家畜粪堆里处理。皮质漆器一般选用牛皮,要经过浸泡、脱毛、制造形状、形成器物、打磨等工序。

  制作传统木胎漆器的工具有劈刀、小斧、凿子、脚踏土车床、绘笔等。制作餐具的传统方法有车、绷、拉、剜、削等工序,木匠要根据需要制出各种坯胎,现在一般靠脚踏土车床来完成,这种脚踏土车床一边高一边低,高处有木座,工作时匠人骑在木座上,用脚蹬木制脚踏板,脚踏板连着传送带,传送带连着旋转轴,旋转轴旋转后,车工师傅一边蹬脚踏板,一边用力把旋刀嵌入旋转的木料对其进行车削,按照要制作餐具的形状,可变换旋刀。一套旋刀有8种,其宽度和形状都不一样。削出餐具后,要放上几天,让其阴干,然后才上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髹漆了,彝族的传统漆器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绘制而成,三种颜色的上色秩序和图纹绘制都有许多讲究和说法,彝族漆器讲究整体图案和色彩的搭配效果,一般通体髹漆,浑然一体。漆器上色时,先着底色,在坯胎上涂上生漆,几天后晾干的生漆就呈黑色,然后在底色上用生漆加朱砂、石黄、锅烟灰等天然原料调制而成的红、黄、黑三色进行描饰。一般是按黑、黄、红的先后顺序着色勾画纹饰。

  红黄黑三色构成凉山彝族的传统色彩文化,有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黑色在崇勇尚黑的彝族人文化中代表庄重、严谨和高贵。红色则代表勇敢、热忱和喜悦。黄色是光明、富裕、健康和平安的象征。红黄黑三色巧妙搭配,间隔使用,色彩明快艳丽,无过渡色和混合色。

  这些精心安排的展演使现场游客们对凉山馆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赞不绝口,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彝族非遗文化,也让凉山馆成为了整个非遗节期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