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黄了,尼木的时节到了

日期:2016-0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网络转载点击:3877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导读】:送祖灵,彝语称尼木或措毕。是凉山境内最为普遍、最为隆重的盛大祭典。因此有做一场尼木用49天,杀白马敬天,马染白山巅;杀黑牛祭地,牛染遍地黑。女客像云,遮了半边天,男
  

尼木毕摩:曲比威则
                
  “送祖灵”,彝语称“尼木”或“措毕”。是凉山境内最为普遍、最为隆重的盛大祭典。因此有“做一场尼木用49天,杀白马敬天,马染白山巅;杀黑牛祭地,牛染遍地黑。女客像云,遮了半边天,男客像羊群,披毡点点白……”之说。
  彝族山歌有这样的唱词:“深秋叶黄时,山顶上的白杨树叶在山风的吹拂下颤悠悠抖摆着,仿佛失去的亲人向你招呼诉说衷情……勾起了撕心裂肺的亲情。”,尼木的时节,也是彝人思念的季节。树叶黄了还会绿,人死了尼木后灵魂真的会到“上方有山好放羊,山下有山好居住,寨下有坝好耕作,坝中有地好赛马,坝下沼泽好牧猪……”的和谐富饶祖界么?我莫名地带着这个凝问,从记事时起就参加了大大小小十来场尼木仪式。今年彝历年前夕,又有幸参加了在西昌高枧乡境内举行的曲比史聪家尼木仪式。 

邂逅曲比威则毕摩
 
  “祭品随尔去,祭品随尔时,谷魂留人间;灵牌随尔去,灵牌随尔时,寿禄留人间;繁衍随尔去,繁衍随尔时,育魂留人间,子孙更兴旺。牺牲随尔去,牺牲随尔时,畜魂留人间,五畜更兴旺;神座随尔去,神座随尔时,仪式留人间,灵牌乐融融……”,《指路经》里的唱词在曲比威则毕摩的引唱下,3个毕惹(徒弟)齐声跟唱,如山泉叮咚似松风阵阵,又像来自天籁般的梵音,随着清晨烧“净石”火的烟雾弥漫开来,敲击着参加尼木仪式的每个人的心灵。令人虔诚中云里雾里飘飘然,仿佛亡灵就在身旁,在毕摩大师的感召下,正准备走入梦想中的祖界……

尼木时牺牲的祭品
 

  不止一次听过曲比威则毕摩的作毕,但一次更比一次神秘,一次更比一次让人难忘。彝谚说:“君长的知识上千,德古的知识上百,毕摩的知识无数计”,我对毕摩的敬仰之情源自父辈们的耳濡目染。我老家在昭觉县三合乡三合村(原解放沟区三合乡),尼木仪式历来都请本土沙玛曲比家的毕摩主持。原因很简单,长辈们说毕后顺趟,以至后来每次尼木都从德昌赶到昭觉,千里迢迢请三合乡三合村日子社的曲比威则家的毕摩来主持尼木仪式。
  20年前威则毕摩还是个毕惹,随他父亲到我家时还有些害羞,低起头不敢大声学作毕。而今这位当年的毛头小伙,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故事,头顶黑毡法帽,手持法器,看上去让人感觉到神秘中有些威严。他一次次领着毕惹们远望“兹兹朴乌”的方向,“送走”一个个归祖的魂灵……他自然成了人们心中的大师,尼木的行家。“毕摩阿普(对毕摩的尊称),咋农村包围城市了嗦,名气又在州府绽放哦……”我笑嘻嘻与威则毕摩打招呼,他也客气地边乐呵呵向我问好边敬上了一杯酒。说是阿普(彝语意爷爷),他年龄比我还小,才41岁呢。
      威则毕摩说,他家祖祖辈辈都为人作毕,在昭觉来说还是小有名气的。彝人讲究作一次尼木,看一回五谷是否丰登、牲畜是否昌盛、人丁是否兴旺。和了顺了,毕摩的功德也和这家人的兴旺联系在一起。他父亲已去世多年,世袭毕摩这个重担只有他来担当了。从15岁开始学毕摩的他,现在已有12名出师的毕惹了,眼下跟他的毕惹是长子和其他俩名侄子,毕惹一般学两年就可出师。他对我开玩笑说,他这个毕摩后继到有人,可毕摩这差事苦得很,毕一场要熬更守夜几天几夜,一根“灵”牌的辛苦费才400元,毕摩一点毕惹一点就分完了,哪比得起种科烟和出门打工的每月能摊几千元实在……“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是一种修阴功的行为哈,吃不了亏打不了堆,尼木的季节请的人多得很。这不,又上州府来了咯……”威则一脸风趣地说。


尼木用的纯白绵公羊

     说到尼木,威则告诉我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一样都少不得。从胡椒、八角、羊毛到牛、山羊、绵羊、猪、鸡等等都十分讲究,要用心找齐,用时能立马拿得出。还有高山上的“阿金树”枝叶(红子树,俗名救粮树。象征子孙兴旺,彝族尼木措毕时都用它作毕桩和毕枝,意寓金桩金枝。),要用几背作“毕桩”、“毕枝”……
     彝族有句谚语叫:“父欠子债当推娶妻成家,子欠父债要数祭祖送灵。”作为后代,应当将对祖先的崇拜置于首位,安葬祖先、祭祀祖先、给祖先送灵是后辈子孙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于是有了彝族众多而频繁的“尼木”仪式。

“沙玛理”入棺椁

阿金树枝叶作毕桩、毕枝

     彝人相信灵魂附于形体,也可以脱离形体而存在,人活着时,灵魂可经游离形体,人到死后其灵魂即亡灵还将继续存在,并分为三魂存在,且三魂都有着不同的归宿和存在的形态,其中一魂守在火葬地或坟墓上,一魂归祖界与祖先相聚,一魂守护家中供奉的祖灵位上,三魂中无论哪一个灵魂安适与否,清洁与否以及受到相应的供奉程度,都会影响和左右子孙后代的祸福兴衰。
     此三魂等到给予祭祀送灵后,便会合一体回归到祖界与祖先们一起生活,所以彝人都要在每隔三代就要进行一次送灵归祖仪式,即把死去的祖先的三魂进行祭祀合一后送到祖界。

魂归竹芽
 
  早上林里的鸟儿没有起来前,曲比威则毕摩就招呼曲比史聪家的人们带上酒、燕麦粑、鸡蛋和拔来的黄竹等上山了,赶到了要毕的曲毕阿普焚场。当众亲人们掀开火葬炕上遮拦的树枝时,人人都失声痛哭起来。边哭喊曲比阿普的名和生前的恩情边轻轻地捡烧化了的骨头,生怕有未烧化的骨头及柴渣,影响“招魂”。通过近一个小时的“梳理”,威则毕摩才头顶法帽、身披“擦尔瓦”、手持黄竹在曲比阿普的焚坑边上,叫人烧燃火。烟雾中念念有词地“招魂”……那架势看上去有些感天地、泣鬼神哦!

 
魂归竹芽

  从焚场归来,尼木仪式便在有山有树有水的野外空地里举行。威则毕摩先用一根直径两厘米左右、长6厘米左右的“阿金树”树枝,一端用刀劈开3厘米左右的缝。然后从焚场作毕后的黄竹上,一刀断下根部。切下一片鲜嫩、完好的竹芽,视为曲比阿普的灵魂(彝语叫“沙玛里”)放入木缝里。再用几缕10月的绵羊毛(彝族剪羊毛有规矩,一般每年在阴历的3、7、10月各剪一次。视10月为佳毛。)包好,轻轻用纺好的绵羊线绕九圈捆好(女姓为七圈)。 准备放入用“阿金树”作的棺椁里……
  尼木仪式,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是彝族毕摩文化中层次最高的仪式。其中,安灵、净灵、送灵仪式最为隆重。安灵、拔灵竹、招灵附竹、制做灵牌、献药除疾、祭灵供灵等程序要用一天时间。
  次日凌晨,搭好“货久”的青棚后,威则毕摩和毕惹们又高吭中带深情地唱道:“设灵祖所依,设灵妣所附,设灵保子媳,设灵佑子裔,设灵子孙昌,设灵子孙旺,设灵六畜旺,设灵稼穑丰……”。净灵,唤灵、敬酒献水、堵塞污祟、做灵桩、扫尘、解除孽业、换灵桩、白赎白净等仪礼丝毫不差地依次进行。

富有情趣的“货久”和“慰木”
 
  据曲威则毕摩介绍,整个尼木措毕仪式的过程要念十六场经,一场少则三至五种多则二十四种。“佐尼吼”、“灵喏”、“礼提”、“货久”到“尼哺”,足足十六场后到了第二天黄昏夕阳西下时,尼木仪式已接近尾声。最热闹最动人的场面是“货久”,凉山彝族称“货久”即祈祷敬献之意。主要是让儿女们各自牵着自己所献的牲畜围着“青棚”(意法坛)转九圈,表示子孙后代为孝敬老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家里没有的亲戚朋友家里求”,特意把这些礼物敬献给祖辈们,祈求他们保佑后代儿孙们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子孙昌盛。嘻笑声、牲畜叫声、作毕声汇集,场面壮观。
  “烈火烧头发,头发变山草,随着吹风生。肌肉变沃土,与大地共存。烈火烧骨节,骨头变石头,与山河共存。烈火烧气息,气息变成雾,雾色罩山川,与山川共存。烈火来烧血,鲜血化作雨,雨露润大地,万物生朝晖。烈火熊熊烧,全皆化尽了,唯留一双眼,炯炯闪光彩,永远望前方……”当毕摩毕惹们换了一个个法坛,快结束时便避开在场的女性,移到最后的法坛上又开始念念有词。此时,有趣的场面开始了。
     威则毕摩让“曲莫”(帮毕摩做事的人)把那只大公绵羊皮(尼木用的羊皮宰杀后都是头皮脚相连的,一点都不能割断,意寓整羊)铺在地上,头仰起,再将黑毛土猪尸体放在上面,做交媾状……旁边的人们则笑嘻嘻指指点点。看到我一脸的雾水,长辈们才告诉我这叫“慰木”,它是让祭祀的牲畜做交配状态,祈求子孙后代都有旺盛的生育能力,使家庭从此更加兴旺发达,儿孙繁荣昌盛……
     彝族尼木,生生不息;彝族尼木,点燃爱心、诠释亲情;令人怀念与敬仰交织、神秘和虔诚相拥。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