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拥抱另一个生命

日期:2016-03-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杨荣昌点击:3596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以生命拥抱另一个生命

——我的文学评论写作轨迹

杨荣昌

     杨荣昌,1982年7月出生,云南武定人。现供职于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办公室,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民族文学研究,在《民族文学》、《文艺争鸣》、《创作与评论》、《大家》等刊物发表文艺评论近百篇,出版学术论著《批评的体温》。第七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楚雄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在文学评论写作中,历史文化散文构成了我初具体系性的知识背景,几乎搜罗了在这领域有代表性的全部作家作品,把研读他们作为走向文学最前沿的通道。大学时写作的《文明废墟上的行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篇研究夏坚勇的论文之一,深度解析了夏坚勇散文中的文化批判精神与营构特殊语境的文学技巧,重点探讨作家所关注的文化人格与人物历史命运的变迁,兼论历史文化散文的文本特征,其中的观点多次被相关研究引用。在后来关于史小溪散文的研究中,我继续沿着细读文本的路径进发,并融入对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地域关系的思考,在对作品美学特质作详细解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探析文学的社会性。《灵魂漂泊的家园》以意象分析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彝族诗人普驰达岭诗歌中的民族心理、历史意识与家园情绪,重点探究诗歌表现出的彝族文化内涵、民族诗人的审美视角和言语表达特征。这是第一篇对普驰达岭诗歌的研究,作为其诗集《临水的翅膀》的序言出版,引起了文学圈内较为广泛的关注。《向天之路:彝族当代诗歌的精神轨迹》可视为我的代表作之一,重点探索了彝族诗人在文化冲突中的特殊心理,在审美感知上的独特视角,以及对神性写作的偏爱等,从中呈示出彝族诗歌的灵魂高度。此文在《民族文学》发表后,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011年度选·评论卷》,显示出它的价值。

     从对彝族诗歌的浓厚兴趣扩大到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注,促成了《边缘力量与民间精神》一文的写作。我从少数民族现代诗写作的物质背景和诗人的生存形态分析入手,归纳了诗歌的自然特征、大地品质和民族特性,以及诗人对神性思维和理性批判精神的追求。该文作为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国梦的多民族文学书写——2013·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论坛论”的交流论文,于2014年3月入选该论坛的论文集。由于对少数民族现代汉语诗歌的喜爱,我主持申报了“彝族现代汉语诗歌艺术特征研究”项目,获得楚雄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立项资助,期望以此在更高的学术平台上实践自己的人文理想。

     我于2012年由线装书局出版了学术论著《批评的体温》,收录的文章大致可分为本土作家评论、民族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研究三类,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在文学追求中的思想轨迹。其中关于文学批评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我集中研读陈晓明、贺绍俊、施战军、吴义勤、谢有顺、宋家宏、周明全等一批中青年批评家的研究专著,分析他们的学术路径和理论贡献,对他们的成果进行深度诠释和阐扬,以期不仅为批评家们的成绩鼓与呼,也为促进当代文学批评走向经典化而努力。众所周知,从事文学批评是一项艰苦的事业,而做文学批评的批评更是难上加难,写一篇批评文章往往需要读上百万字的理论著作,其枯燥与艰难程度不言而喻,但我依然乐在其中。曹晓宏教授在《批评的体温》的序言中认为:“杨荣昌的文学批评文章有一种优美的质感,作家论、现象论、文本论三者兼顾,长短兼施,篇幅取决于评论对象所提供的艺术元素的丰盈程度。他一直对国内前沿作家作追踪阅读,以阅读一流作家作品来获悉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并以此比照所评对象艺术探索的水准,为其辨明方向提供重要参照。其中《扎向南高原的文学之根》、《人性图景的深度建构》和《雕镂时代的心灵》三篇文章,分别对云南作家杨杨、吕翼和甫跃辉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突出彰显作家的写作精神及作品的文学性与纯粹性,张扬了云南作家独特的高原气魄,是云南文学评论界近年来的收获之一。”(《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3年第4期)青年批评家马忠在《心灵的体温与在场》中认为:“杨荣昌拥有足够的文学表达能力,使得他的批评充满文学的温润和华采,进而具有了理论的穿透力和扩张力。”(《金沙江文艺》2013年第5期)《中国民族报》2013年11月15日“文化周刊”对《批评的体温》作了推介:“本书是作者的文学批评作品集,包括3部分:第一辑“作家论衡”,是对作家个体创作情况的综合考察;第二辑“现象扫描”,是对文学思潮或现象的感悟;第三辑“文本评析”,是对著作的点评。作者在尊重和理解批评对象的基础上,与其展开有理有据的学理探讨,对文学本质作深入的审美探寻。透过这些批评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融入其中的生命热量。”

     从2013年起,我开始系统地研究楚雄新时期文学,撰写出《攒动的群山:楚雄新时期文学扫描》。该书以详细解读文学作品为基础,勾勒新时期以来30余年的楚雄文学发展轨迹。写作方式上,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深入总结楚雄文学创作经验,着力探讨制约发展的瓶颈,展望楚雄当代文学发展前景及方向。在写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情感投入的重要性,因此我的批评文本有对话,有辩驳,甚至有诘难,但都是在学术探讨的层面展开。我的愿望就是以生命拥抱另一个生命,以文质兼备的学术文笔流溢出飞扬的才思灵气,表达出不为流俗所同化的卓然姿态。写作的动力更多是臣服于内心的审美法则,受力于对艺术魅性不得不倾诉的言说渴望。     

     回望来路,倍感艰辛与宽慰,仰首前程,更当奋力前行。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