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蒙自·车

日期:2016-03-0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姚霏点击:4601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作者: 姚霏 

     素喜在烟雨蒙蒙中闲逛各种小城,却极讨厌有人把文章写得烟雨蒙蒙。但凡弥漫诗意的文字,看一眼我就会感觉酸,假,累。把“烟雨”二字引入标题,不过是想点明,这一天下着小雨,蒙自的南湖,像与它同名的1921年7月的嘉兴南湖,看上去很迷濛。

      说来也稀奇,同样是细雨天气,待在大城市里就无端地泼烦,一旦走进小城,却又心情大畅。因此一大早起床,发现窗外的昆明淅淅沥沥,立马招来小侄,让他驾车与我到小城去。但直到上了高速,小侄问我要去哪儿,我才漫不经心地说,要不咱们回一趟老家楚雄,逛逛桃园湖吧。小侄大惊,说老叔你耍我嘎?刚才你让我一直走,现在咱们走的路可是到通海、玉溪、红河那边去的!我呵呵一笑,说,那就到蒙自去。

      前些年为了写《行走金平》那本书,我是无数次去过蒙自了,在那里朋友很多。尤其与那个名叫哥布、一直坚持用哈尼语写诗的老兄,更是铁磁哥们。“你就等好吧,咱们去大吃他一顿!”见小侄毫无反应,我又说,“你还不知道吧,蒙自坝子是云南省六大坝子之一,民国时期号称中国内陆的‘小香港’,可繁华了。以前一直是专区政府所在地,只不过1957年自治州的州府被迁往个旧,但2003年初又迁回来了。那里有个南湖……”小侄淡淡地打断我说,他都去过7、8回了。

      沉闷了好长时间,我又无话找话,说:“红河人讲的汉语真好听,虽然蒙自话糯不及个旧,硬不如开远,但却更醇厚绵长。对了,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把人称为‘根’而不叫‘个’吗?”小侄问为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小侄说:嘁!我说你莫嘁,虽然我说不清楚,但肯定与人的形状有关: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的人你见过吗?人是长形的嘛,躺下是一条,站着不就是一根吗?何况,用“个”字形容的东西,都太模糊。不规则的物体,往往都用这个字来量化,甚至连虚幻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个”,比如:一个鬼。

      小侄终于露了淡然一笑。我趁热打铁,说,前些年第一次到蒙自时,我曾见过十几辆清一色的大货车,车牌全是“蒙A”的,当时那个惊佩啊!想,不愧是当年“飞虎队”的老巢,连车牌都有自己的。结果一问,人家是内蒙的,来运载金平的香蕉到北方贩卖。小侄哈哈大笑,于是咱们叔侄二人东拉西扯,不知不觉就到了南湖。

      已是中午时分,临时蹭朋友大餐显然来不及了。我们在南湖边停了车,到湖心的亭子里就餐。小侄说他不想吃米线了,因为“那碗像盆,吓死人!还不如烤两个‘猪脚丫巴’吃。”这倒正合我意。云南的烤猪蹄,早已遍及全省,但只有蒙自的才最脆香,其他地方,比如昆明烤的,要么啃不动,要么稀烂得毫无嚼筋。

      正啃着猪蹄喝啤酒呢,旁边两“根”就着米线喝烈酒的老者,大约刚目睹了两辆车的刮擦,此时竟争执起来,一个说是那张蓝色越野的错,一个肯定该那张白色轿车负责。我悄悄跟小侄开玩笑:咱们云南人真没文化,不管卡车轿车面包车甚至自行车和拖拉机,统统都称之为“张”。一张车?嘿嘿!还一张纸呢!

      不料那俩老者听力惊人,竟突然停止争论,一齐瞪过来。我正惶然,俩老者便一唱一和地开始了对我的教诲,大意是:就汽车而言,云南人、尤其是蒙自人,才是最有文化的——当中国人尚未知晓汽车为何物时,他们就已经通过某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渠道,从图片上对汽车见多识广了……既然是图片,当然就只能论“张”,将之称为“一部”、“一台”、“一辆”,都十分的荒唐、落后和可笑——现在看来,车有个啥?不就像一张纸吗?轻飘飘的!

      我理屈词穷,唯有埋单打包,仓皇出离。车发动了,小侄问去哪儿,我说:回昆明。他很纳闷:“不是要蹭哥布一顿大餐吗?”我说还是算了,这地方高人太多,不要又自取其辱。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