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琴师或者歌手、智者雕刻的文化

日期:2016-02-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网络转载点击:3798 字号: 手机:

扫描微阅读

【导读】:我们知道阿鲁克古他会的还不止这些, 比如横笛、口琴、葫芦丝等。他像个魔术师,从特制的琴盒里依次拿出竖笛、木叶、马布等,放下乐器,他又哼起民歌、说起克哲,似乎无所不会、无所不能,音乐给他的脸庞抹上一层容光焕发的不老的质感,显得英气逼人。
  





  阿鲁克古的手指娴熟地拨动着两弦的月琴,轻轻地哼唱起《博哈妞妞》这首由他爷爷传给他的民歌,男性浑厚的音色突然变得流光溢彩,像山间轻流的小溪,又像原野轻舞的小草;像明灭的篝火,又像袅袅的炊烟,一屋子向火而坐的人随着琴音在屋里弥漫开来出奇地安静,那些从琴弦依次走过的山川,从清清的典布山到魏魏的瓦普山,从高高的鹰翅山,到重重叠叠的黄茅埂,仿佛那些轮换的或绚丽或萧瑟,或明丽或空濛的四季,以及那些生于斯长于斯又归于斯或辉煌或寂寞一生的面庞如梦似幻,但都在琴声中得到了生动的雕刻和柔情的挽留……

  这是2012年12月24日,首届中国•美姑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前夜,美姑县城一个摩梭人开的喝酥油茶兼歌厅的地方。

  我们知道阿鲁克古他会的还不止这些, 比如横笛、口琴、葫芦丝等。他像个魔术师,从特制的琴盒里依次拿出竖笛、木叶、马布等,放下乐器,他又哼起民歌、说起克哲,似乎无所不会、无所不能,音乐给他的脸庞抹上一层容光焕发的不老的质感,显得英气逼人。 

  第二天早上的气候非常寒冷,的日达夫、吉克日洛、阿尔子哈、曲比拉伙、的木果、曲比达果等毕摩轮流上台表演,或手执法扇、轻摇铜铃,或端着酒碗、手拿经卷,他们的表演节目不一而论,既有《送祖》、《送灵》、《指路经》,又有《招祖》、《问路》、《招魂》等,几乎每一个毕摩的音域都浑厚宽广,或抑扬顿挫,或舒缓有致,或急如风暴,犹如穿山过林,飞壑越涧,勾人魂魄,慑人心灵,森森然,浩浩然,彝民族迁徙时蹒跚的脚步随着休眠在历史烟尘中的“回家的路”得到了呈现,那些像仪仗队一样辉煌的先祖的容颜在毕摩音乐里转动着生动的面庞,而那些迷失在灵魂也在毕摩音乐里得到了召唤和安抚。
 



  这个时候,盲人琴师阿米玛格显得异常安静,他怀抱着那把陪伴他一生的月琴,静静地听着别人表演,美姑的朋友告诉我,阿米玛格住在柳洪区尼勒觉村一组,那儿就是高高的龙头山的山腰,离柳洪区有100多公里,道路崎岖,为了让阿米玛格来参加这次非遗展演,组委会专门租了一个面包车去接他,光租车费就300元。

  山路难,但阿米玛格的身世比山间泥泞的道路还要艰难,4岁父亲离世,6岁母亲撒手人寰,七八得眼疾致盲,琴成了他生命的唯一皈依,他甚至凭着敏锐的音乐感觉,指导别人帮着他安放琴板上的品,音乐就是他的家他的伴他能攥得住的生命的七色光,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曲木玛麻的单片铜制口弦则是这次美姑非遗展演挖掘出来的稀世宝贝,当曲木玛麻口衔这枚由她爷爷传给妈妈,她妈妈再传给她的单片口弦并拨动簧舌时,低沉、浑厚,大提琴一样的音色立刻席卷了观众的心,人们侧耳聆听,继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曲木玛麻抚摸着这枚残留着她祖辈气息口弦和竹制琴筒,无限伤感地说,她有5个子女,但没有一人会弹这祖传的口弦。

  来自峨曲古乡峨曲古村三组的四都丁丁演唱的摇蓝曲《妈妈的宝贝》则将艰难年代动人心扉的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来自瓦西乡拉洛村一组的76岁的老艺人四都尔合用竖笛吹奏的《美丽姑娘快来玩》则让人会心一笑,仿佛让人看到了老人年轻时一笛走天下的雄姿英发。

  眼睛明亮的俄俄石一,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他拉着独具特色的二胡一摇一摆地步入舞台,他的身体随着旋律轻轻地扭动着,一曲《呷嫫阿妞》下来,折服了台下所有的人。

  克哲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海来惹机从预赛到决赛,三次登台表演,他面带微笑,身着羊毛披毡,口若悬河,天文历史、人文族源、风土地理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赢利阵阵掌声。

 

名称:电话:
共0条评论

已关闭